欢迎来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English中文 jAccount登录

SKLBE学术论坛

SKLBE学术论坛

首页>> SKLBE学术论坛

第503次SKLBE学术论坛(广州大学 杨新泉 教授)

发布时间:2019-12-17 16:12:00

以下为第503SKLBE学术论坛信息,请阅。

报告一:

题目:基金与科学问题

报告人:广州大学 杨新泉 教授

时间:2019-12-18  9:30 -     

地点:实验18315

主持人:赵黎明 教授


报告人简介:

杨新泉博士,男,1972年生;广州大学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科学传播中心工作。目前是中国食品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标准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基金》副主编、《中国食品学报》编委。杨新泉教授以华南特色食品资源为研究对象,开展食品安全和品质检测、食品营养成分与功能研究和新型食品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在《中国农业科学》、《中国食品学报》、《食品科学》等发表学术管理和科研论文40多篇。

 

 报告二:

题目:基于功能纳米探针的食品科学与健康研究新方法

报告人:南开大学医学院 王硕 教授

时间:2019-12-18  10:30   

地点:实验18315

主持人:赵黎明 教授

报告人简介:

王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 学者特 聘教授,国家 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任天津科技大学校长。199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系。1999年获得悉尼大学农业化学系博士学位。1999-2003年在悉尼大学、澳大利亚联邦科学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和研究员工作。2003年起,先后在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担任教师、副院长,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主任,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天津科技大学副校长。20175月起,担任南开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和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先后在食源性有害微生物和化学有害物质(农药、兽药和生物毒素)的快速免疫检测、植物源性食品产地农药污染微生物生态修复机理的研究、污染物风险监控模型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主持撰写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十一五”科技规划,科技部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6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13, 参编食品安全专著5部(英文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2项,获得授权2项。所建立的检测方法部分已被国家检疫总局制定为标准。

报告摘要:

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开发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解决方法。针对现存的和不断发现的食品污染物、有害物质残留,识别、监测和量化的新衍生和发现的食品有害物质,借助分析化学手段创建对人体疾病的诊断治疗,食品安全、卫生、营养与质量实时无损检测的新方法,不仅是食品领域,也是人类健康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相对于传统的色谱和质谱方法,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先进分析方法具备了简便快速、实时无损、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通量和低成本等优势,其中包括基于贵金属纳米材料的比色检测(colorimetric)、基于发光纳米材料的荧光传感(fluorescence)、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分子印迹技术(molecular imprinting techniques)、基于先进吸附材料的固相萃取-色谱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基于等离子纳米材料的表面增强拉曼传感(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基 于功能纳米材料的 电化学传感(electrochemical)等。本工作提出的食品科学与健康的实时无损研究理念可以拓展应用于食品安全精准检测技术的开发、食品营养学与膳食干预研究手段的开发、食源性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等,进一步服务于食品加工、食品营养、食品品质控制、功能食品、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并对功能食品与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