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LBE学术论坛
发布时间:2019-03-20 09:03:00
题目:智慧集成生物育种及高通量筛选技术与装备研究
时间:2019-3-26 上午8:30-9:45
地点:校徐汇校区逸夫楼演讲厅
报告人:清华大学 邢新会教授
主持人:许建和教授
报告摘要:基于基因组系统水平突变的高效生物育种方法及装备研究成为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和前沿,是生物育种科研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本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及高通量筛选与装备化研究。ARTP诱变育种的原理及其应用的系统研究表明,ARTP具有活性粒子种类多、操作可控性强、诱变速度快、操作条件温和、安全性高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效改造种质/菌种及挖掘生命暗物质的新方法。近年,成功用于100余种微生物和动植物的诱变育种,并开发出适于不同目的的多种ARTP育种设备和基于微流控的微液滴微生物培养(MMC)高通量进化仪。本报告重点介绍ARTP生物诱变育种及高通量筛选/选择技术与装备及其应用研究进程,并展望通过非理性诱变和理性设计方法结合发展智慧整合生物育种技术和装备的研究方向
报告人简介
邢新会教授于1992年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4月至1998年2月,任东京工业大学生命理工学部助理教授,1998年3月至2001年7月,任横滨国立大学工学部物质工学科讲师、副教授。2000 年通过清华大学“百人计划”引进到清华大学化工系工作,任教授至今。
2002年至今担任清华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研究所所长,2009-2017年担任清华大学化工系副主任。任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十届国际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化工学会中日交流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与其氨基酸分会、酵素分会和益生制品分会理事及微生物育种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酶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化制药工业协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担任国际期刊Bio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副主编及其他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的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化工,生物育种技术及装备,酶工程,生命健康工程,多糖药物,环境生物技术,生物能源。已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260余篇,合作著书8本,编著英文专著1部,译著教材2部,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其中一项国际专利,获得发明专利80余项。
2007年获得第17届全国发明展览会奖银奖;2008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9年获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0年获得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2015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7年获得第45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及泰国泰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国际优秀发明奖”;2018年被授予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会士荣誉称号。2014年以来连续入选爱斯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