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English中文 jAccount登录

实验室概况

固定成员

首页>> 实验室概况 >> 固定成员

许建和

发布时间:2018-09-05 15:09:00

许建和


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华东理工大学与京都大学联合培养博士。1995年起历任华东理工大学助研、副研、教授。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上海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曾任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6-2017)和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2006-2015)。创立并主编英文期刊Bioresources and Bioprocessing (简称BIOB),目前已被Scopus和E-SCI收录,CiteScore = 5.6。

主要从事生化反应工程、酶分子工程及合成生物技术研究,主持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2024),完成1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和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1项重点基金)。迄今在PNAS, Angew Chem, ACS Catal, Biotech Bioeng等期刊发表论文320余篇,被引用6000多次,h-index=40。应邀撰写英文著作多个章节,主编或翻译《生物催化工程》、《生物催化工艺学》、《生物催化剂工程:原理与应用》、《生物催化在制药工业的应用—发现、开发与生产》等著作。公开发明专利70多项,授权50项,多项技术转让企业。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市领军人才、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杜邦杰能科中国酶工程杰出贡献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 第一完成人)。

 

研究方向

1. 新酶元件设计表征与结构改造;

2. 多酶级联催化技术及合成应用;

3. 生物催化工程研究与工业示范。

 

学术兼职

1. Springer期刊主编: Bioresources and Bioprocssing (http://www.bioresourcesbioprocessing.com/).

2. 学术期刊编委:Molecular Catalysis (2000-);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7);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有机化学学报;生物加工过程 (2008);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学术委员:微生物资源二次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 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07-); 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2005-2014); 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 2012); 发酵工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 2009); 天津市工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 2009); 系统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2008); 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南大学, 2007); 生物工程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大连理工大学, 2007); 生物过程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化工大学, 2002); 江苏省工业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 2007)。

 

学术团队

1. 郁惠蕾,博士,教授。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2019)。现任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2019-)。

2. 郑高伟,博士,教授。获侯德榜化工青年学者奖(2020)。现任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2019-)。

3. 李春秀,中国林科院分子生物学博士及博士后,现任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2015-)。

4. 张志钧,华东理工大学与明尼苏达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2019-)。

5. 陈  琦,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信息学博士,现任生物工程学院副教授(2020-)。

6. 潘  江,华东理工大学本科、硕士,在职博士学位,现任助理研究员,擅长生物催化工艺中试放大。

 

代表性论著(*通讯作者)

1.       Zheng YC, Li FL, Lin ZM, Lin GQ, Hong R*, Yu HL*, Xu JH*. Structure-guided tuning of a hydroxynitrile lyase to accept rigid pharmaco aldehydes. ACS Catal., 2020, 10, 5757−5763.

2.       You ZN, Qi Chen, Shi SC, Zheng MN, Pan J, Qian XL, Li CX*, Xu JH*. Switching cofactor dependence of 7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for cost-effective production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ACS Catal. 2019, 9, 466473.

3.       Yu HL*, Li T, Chen FF, Luo XJ, Li AT, Zheng GW, Xu JH*. Bioamination of alkane with ammonium by an artificially designed multienzyme cascade. Metab. Eng. 2018, 47, 184−189.

4.       Luo XJ, Zhao J, Li CX, YP Bai, Reetz MT, Yu HL*, Xu JH*. Combinatorial evolution of phosphotriesterase toward a robust malathion degrader by hierarchical iteration mutagenesis. Biotechnol. Bioeng. 2016, 113, 2350–2357.

5.       Kong XD, Ma Q, Zhou J*, Zeng BB*, Xu JH*. A smart library of epoxide hydrolase variants and the top hits for synthesis of (S)-β-blocker precursors. Angew. Chem. Int. Ed. 2014, 53, 6641–6644.

6.         郁惠蕾、许建和主编,《生物催化剂工程: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 

7.         郁惠蕾、许建和译校,《生物催化在制药工业的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

8.         许建和主编,《生物催化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9.         孙志浩、许建和译,《生物催化:原理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     孙志浩主编、许建和等副主编,《生物催化工艺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代表性发明专利

[1]  许建和、张玉军、郑高伟、潘江。Candida carbonyl reductase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R)-lipoic acid precursor。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号:US 10294479 B2,授权日:2019.05.21

[2]  许建和、殷金岗、郑高伟、潘江。(-)-γ-内酰胺酶、基因、突变体、载体及其制备与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610331002.8,授权日:2019.10.01。

[3]  郑高伟、宫绪敏、许建和、潘江。一种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在制备他汀合成中间体中的应用。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201710060704.1,授权日:2019.10.01。

[4]  郁惠蕾、赵骞、张龑、潘江、许建和。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应用。PCT专利,申请号:PCT/CN2017/107682,申请日:2017.10.25,优先权日:2017.09.21。

[5]  郁惠蕾、赵骞、张龑、潘江、许建和。一种慢生根瘤菌单加氧酶及其在制备手性亚砜中的应用。PCT专利,申请号:PCT/CN2018/083060,申请日:2018.04.13。

 

教学工作

1. 本科生专业选修课程:应用生物催化(秋季开课,32学时);

2. 研究生学位必修课程:生物催化与酶工程(春季开课,64学时);

3. 全日制工程硕士生课程:生物催化工程与技术(秋季开课,32学时);

 

联系方式

中国上海200237,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催化研究室(#283信箱)

办公室:实验18楼913室;办公电话/传真:+86-21-6425-0840。

电子邮箱:jianhexu@ecust.edu.cn;网页:http://biotech.ecust.edu.cn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Jian_He_Xu2

http://sklbe.ecust.edu.cn/biocatalysislab/CN/Default.aspx

更新日期:2020-09-25